back to top

新聞分類

曾應鐘攝影展〜抓拍天鵝湖 偶遇凝驚喜

【記者 李權祐 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秘書處推展「臺南400•藝啟精彩」,民治藝文展即日起至5月31日邀請攝影家曾應鐘老師辦理「抓拍天鵝湖•偶遇凝驚喜」攝影展,總計展出30組65件作品。相機不離身是記者曾應鐘老師的工作習慣,退休後更喜行於攝。在曾應鐘的鏡頭下一張張平凡的影像,不僅記錄天鵝湖風貌變遷,捕捉湖邊偶遇的飛鳥、花卉、雲靄、湖影、民眾對弈,垂釣…的瞬間,畫面所展現的人文內涵、風景之美與豐富生態,令人回味且驚嘆不已,邀請您一起來欣賞天鵝湖的歲月風情攝影展。 秘書處指出,22歲即投入新聞工作,在家鄉南投國姓擔任報社特約記者兼營業處主任的曾應鐘老師,當年既要送報,又要採訪、拍照、寫稿、沖洗照片,再將新聞稿傳真回報社,那個年代傳一張照片要10幾分鐘,身懷18般武藝的記者,工作艱辛可想而知,但他不以為苦。曾應鐘老師37歲調派台南並升任特派員後移居台南,迄至50歲退休,揹著相機上山下海追新聞拍照片,為社會發展留下許多珍貴履痕。然退休後仍熱衷學習與回饋鄉里,除本著客家後裔硬頸精神繼續攻讀南華大學研究所,並應邀擔任國姓鄉「駐鄉作家」,出版圖文並茂的報導作品集,為家鄉貢獻良多。 秘書處表示,天鵝湖是國家級重要濕地嘉南埤圳之一的埤寮埤,早年是居民養鴨、鵝、捕魚及水利會調解水位的埤塘,如今已成為大新營地區優質觀光的休憩水域;更是移居台南後,相機不離身的曾應鐘老師經常攝影的去處。他說每見湖面悠遊的鵝群,便聯想起鍾梅音「海天遊蹤」的天鵝湖畫面;回眸有情,曾應鐘老師漫遊湖畔隨手所拍偶遇的平凡影像,不僅記錄歲月更迭中埤寮埤變身天鵝湖的人文地景風貌,更為濕地豐富多樣性的生態與保育,提供推廣參研的珍貴照片與資料。 曾應鐘老師指出,攝影是一門浩瀚的學問,攝影創作則是一場充滿熱情和想像的豐富之旅;從初中受理化歐陽鵬老師啟蒙開始接觸攝影,迄今依舊還在學習中。攝影最難忘的事,他回憶是當年經國先生下鄉,他騎車追新聞,國安人員也派專人騎車相隨,抵達現場後穿著樸素的經國先生叮嚀他以竹林為背景拍攝半身照,他抖擻按下快門將經國先生平易身影定格,印象最為深刻。 曾應鐘老師表示,如何拍出好作品?「我拍.故我在」,簡短闡述了攝影創作者的初心與理念價值。非凡作品雖不是人人可拍,但拍出心中的好照片卻是可以的;他給想學攝影者建議,雖然攝影工具改變了,但沒有那個相機可涵蓋所有,因此掌握相機並了解功能,拍了就能讓瞬間變成永恆有溫度的記憶。 秘書處指出,曾應鐘攝影展「抓拍天鵝湖•偶遇凝驚喜」即日起展出至5月31日,於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隆重舉行,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誠摯歡迎藝術愛好者前來欣賞曾應鐘老師通過攝影鏡頭紀錄天鵝湖在歲月更迭與變遷中的人文、地景與豐富生態的攝影展。開幕茶會於113年5月5日(週日)上午10:00於民治一樓展覽大廳辦理。 曾應鐘老師簡介: 1.民國38年出生於南投 2.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 3.著作:從遷徙轉業翻身探究客家人的生命意義 4.著作:國姓鄉第四屆駐鄉作家•曾應鐘作品集「履痕」 5.中央日報記者、編撰、特派員 6.教育部技職雙月刊、中央月刊特約撰述 7.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講師兼招生組長 8.南華大學副校長室特別助理、講師 9.嘉義大埔曾文水庫老鷹之美攝影賽優選 10.Dreamstime獨家攝影師

腋下多汗遇社交障礙 微波除汗擺脫煩惱

【記者 劉婷 台中報導】 16歲女國中生小蓉個性活潑,擁有好歌喉和繪畫等多項才藝,是一位校園風雲人物。但是小蓉的腋下卻常常會流很多汗,而且飄散濃烈狐臭,讓人不敢靠近,除了狂用止汗劑,連噴香水都無法掩蓋味道,假日同學朋友相約不敢出門,甚至害怕出現在社交場合,長期把自己關在家裡足不出戶,嚴重影響人際關係。後來經親友轉介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皮膚科黃昭瑜主任門診,發現是腋下多汗症狀,採用微波除汗治療後,徹底揮別腋下多汗的煩惱與尷尬,開心迎接乾爽的夏日時光,展露自信笑容。 黃昭瑜主任指出,皮膚主要有兩種汗腺組成:小汗腺(eccrine sweat gland)和大汗腺(apocrine sweat gland)。小汗腺分泌的汗水主要含水和鹽分,用於調節體溫,遍佈全身皮膚。大汗腺分泌的汗水含脂肪酸和蛋白質,通常在腋下、外耳道和外陰部等區域分布最多,形成人體特有的體味-「費洛蒙」或「狐臭」。多汗症主因是小汗腺排放比較多且異常,在情緒壓力大時排放過多汗水;至於狐臭則是頂漿腺出問題,分泌異常時就容易產生狐臭。 黃昭瑜主任指出,腋下多汗症可以透過碘澱粉測試,精準判斷出汗的部位。腋下流汗較多時狐臭的味道會更明顯,治療方式可使用止汗劑短暫讓汗腺分泌受阻,但有些病人可能會過敏,使用時需注意其成份是否可能在長期塗抹後造成皮膚炎或是致癌。另外也可打肉毒,因為肉毒蛋白是純化蛋白,可抑制汗腺分泌,大概4至6個月後會慢慢代謝掉,後續需要定期施打。至於傳統侵入性的螺旋刀手術,則可切除頂漿腺改善狐臭困擾。 黃昭瑜主任說,目前新式的微波除汗(Miradry)治療,是透過微波原理精準地讓腋下汗腺萎縮,主要是針對「腋下多汗」,比如社交恐懼等造成的困擾,因為讓汗腺得以控制,同時可以減少狐臭的問題。微波除汗施打過程中並沒有傷口,在操作儀器時有「吸」的動作,讓皮膚表皮可能會產生瘀青和破皮,由於有熱能在汗腺加熱,所以施打完一週後會有「輕微」腫脹和瘀青。 黃昭瑜主任表示,民眾若有腋下多汗情形,在日常生活保養方面建議應該保持乾爽,選擇排汗功能的衣物和除毛,以減少悶熱感,也可以使用抗菌清潔產品,調整飲食,並且在需要時使用止汗劑。這些方法不僅能改善腋下多汗問題,還可提高更舒適的生活品質,享受健康樂活人生。

台中美術園道商圈跨界推出5G數位服務暨全臺首創商圈直播室上線

【記者 韓佩穎 台中報導】 在5G時代的浪潮下,大頻寬、低延遲、多連結的特性為各行各業帶來無限發展可能。跨界策略顧問(股)公司與台中美術園道商圈攜手合作,共同推出商圈5G數位平台將於5/1正式上線服務,同時打造全臺首創商圈專屬5G直播室。雙方於今(4/30)在與會貴賓、商圈與店家的見證下,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 本次合作簽署活動特地挑選本商圈知名店家「大和屋日本懷石料理」展示科技應用成果,同時亦邀請商圈知名甜點店「塔吉特」;台中必買伴手禮「巴部屋工房、一米麥、美而香」、米其林必比登推介「新月梧桐、京華煙雲」、經典茶韻品牌「日初茶業、東風雅舍」;以及運動時尚服飾「easyoga」等多家業者參與展示,提供現場貴賓掃碼體驗。美術園道商圈何正仁主委表示:「透過與跨界策略公司合作,將5G、GIS及AR技術精準定位打卡,即時將3D美食投放於實境中,360度瀏覽更直觀的方式了解店家餐點特色,不僅能提升商圈體驗,更可作為業者行銷推廣的新利器」。 台中美術園道商圈坐落於都會中心,擁有約1公里的移動生活美學藝術廊道,商圈會員店家種類豐富多元,更是多次榮獲特色商圈評選冠軍。在這優質的場域中,跨界策略顧問(股)公司與巨鷗科技(股)公司、國興資訊科技(股)公司等長期合作,發展Martek720 2.0 Web版行銷科技解決方案,其融合5G與AR技術推出「美術園道商圈5G數位平台」,透過網站(Web)方式登入即可體驗商圈AR擴增實境的導覽導航、打卡集章、直播定位等功能,更於商圈會員餐廳中建置AR互動菜單等數位服務,為遊客提供更數位化、趣味化的觀光旅遊體驗。本活動亦揭開全臺首創商圈專屬5G直播間;透過5G直播展示商圈與店家其獨特的文化底蘊和品牌價值。跨界策略顧問(股)公司與台中美術園道商圈透過串聯線上與線下活動,為中小企業與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圈體驗和服務,攜手打造更加繁榮的商業新局面。 美術園道商圈5G數位平台,於113年5月1日正式上線服務,目前已串聯逾百間在地商家聯合推廣;並於5/11-5/26推出「媽咪幸福三重奏,美術園道打卡抽好禮」活動,使用美術園道商圈數位平台GPS AR於店家位置打卡,即可獲得抽獎序號,天天打卡中獎機會越高,誠摯邀請民眾共襄盛舉,一同探索美術園道商圈的5G數位新體驗。活動詳情請洽見本商圈粉專。

肌少症恐致骨折 南投醫院提供5招預防

【記者 李怡函 南投報導】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長者健康問題日益受到關注。在這個過程中,肌少症作為一種影響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常見問題備受關注。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林品辰分享一些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幫助長者保持健康、活力,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 林品辰職能治療師指出,肌少症是一種與肌肉質量、力量和功能減退有關的疾病,通常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出現。它不僅會影響身體的活動能力,還會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降低生活品質。 預防肌少症對於長者的健康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預防肌少症的關鍵方法: 1.適度運動:定期進行適度的運動對於保持肌肉質量和力量至關重要。這包括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和抗阻力運動(如彈力帶運動),若是過去沒有運動習慣,建議採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或是運動時間,避免過度勞累,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 2.均衡飲食:飲食中應包含足夠的蛋白質,以幫助維持肌肉健康。此外,多攝取富含鈣、維生素D和其他重要營養素的食物,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和肌肉功能。 3.保持活躍生活方式:積極參與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如家務、花園工作或社交活動,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和身體活動能力。 4.定期健康檢查:定期接受健康檢查,及早發現肌少症或其他健康問題,有助於及時採取相應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5.保持良好的姿勢:正確的姿勢有助於減少肌肉負擔,防止肌少症的發生。 如果對肌少症有疑慮,可透過復健科門診向醫師諮詢及檢查,幫助長者保持健康、獨立和高品質的生活。醫療團隊可與家屬攜手合作,共同為長者的健康和幸福努力!

台灣區觀光協會總會長的呼籲 支持災區 購買花蓮產品

【記者 吳慧蓮 綜合報導】疫情過後花東遊客已稍稍回籠,但歷經4月30日的花蓮地震及連日的餘震不斷,花蓮的損傷慘重,後續除各地損害需重建之外,花蓮在地農產品銷售及農遊觀光皆受嚴重衝擊,尤其辛苦...

Popular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