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醫藥健康

十年腫瘤困擾終結 77歲王婦人術後重獲健康

【記者 葉婉婷 南投報導】 南投基督教醫院近日接獲一名甲狀腺異常個案,患者為77歲的王姓婦人,因婦人具有些微失智症狀,須由社工代為表達,經由社會局轉介至該院耳鼻喉科進行巨大甲狀腺腫瘤切除手術的評估。 這起案例的特別之處在於王婦人的甲狀腺腫瘤已經外顯超過十年,腫瘤造成脖子外觀嚴重隆起,而王婦人卻遲遲未主動就醫的原因,一方面是腫瘤並未造成婦人身體過多不適,另一方面則是家庭支援差且經濟狀況不佳,無法負擔相關醫療費用。近日因吞嚥困難及外觀明顯異常,在社工的協助下,安排至本院就醫評估。 在耳鼻喉暨頭頸外科部余萬年醫師門診進行初步的檢查,顯示兩側甲狀腺皆有腫瘤,造成左側脖子外觀明顯隆起的腫瘤已超過10cm,有明顯氣管偏移至右側,立即安排頸部超音波及細針穿刺的檢查,經病理檢驗後、評估為無惡性細胞。但王女士因失智表達能力不佳,社工表示平時雖無因壓迫氣管造成過度喘息,但發現有吞嚥困難的情況。在余萬年醫師解釋手術方式及風險後,便安排甲狀腺切除手術。手術順利完成王婦人只住院三天兩夜便順利出院,術後一週回診追蹤,傷口已癒合,且未出現任何後遺症,恢復狀況良好。 余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甲狀腺手術的風險已經大大降低。使用內視鏡和特殊的能量器械,如超音波刀,可以減少手術中的出血風險,並且減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這些技術有效協助更精確地切除腫瘤,同時保留更多的正常甲狀腺組織以利於日後甲狀腺功能恢復。余醫師呼籲民眾不必對進行手術過度緊張,且腫瘤有惡化為癌症的可能,若發現有腫瘤存在,應立即前往醫院檢查並向醫師尋求解決的方法。 這起案例不僅說明了南投地區醫療的進步,同時也突顯了台灣醫療系統中的一些挑戰,尤其是在處理缺乏資源和支持的老年患者方面。南投基督教醫院表示,將持續與社會福利機構密切地合作,以確保所有患者都能獲得必要的醫療照顧。

復工之路不孤單 南投醫院助職災勞工順利重返職場

【記者 劉婷 南投報導】 許多勞工朋友們是家庭的支柱,當發生職業災害時,不只是身體上的傷害,工作與收入也可能暫停,進而影響整個家庭生活。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為受到職災的勞工提供專業的醫療及復健服務,幫助受災的勞工重新恢復健康,並從今年開始,為有復工需求的職災勞工提供個別化服務。 根據《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職業災害是指在工作場所或相關工作活動中發生的意外事件或職業病,導致勞工身體上的傷害或健康上的損害。這包括但不限於工作場所的意外傷害,如墜落、擦傷、燒傷等,以及因長期接觸特定危險物質或工作環境而導致的職業病,如職業性氣喘、職業性皮膚病等。 南投醫院為職能復健專業機構,為受到職災的民眾提供必要的治療和復健服務外,也積極參與職業災害的預防和處理,蔡岱容職能治療師表示,醫院提供患者身體功能康復服務、心理社會支持、職業重建復建及生活方式輔導。 如果有申請職業傷病認定需求,南投醫院有設立職業醫學科,由職業專科醫師來提供評估與診斷的服務;另外當職災勞工隨著身體逐漸恢復,想回歸職場時,亦可至該院復健科掛號,醫師會依據勞工的復工需求,轉介由治療師擬定復工計畫,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姿勢指導等,蔡岱容職能治療師表示,職業重建復健主要協助勞工重新適應工作環境,確保他們在返回工作場所之後,能夠安全、有效地工作。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透過醫師與治療師為職業災害的勞工進行評估與安排工作強化訓練,並且有心理師提供心理輔導和心理治療服務,幫助勞工處理因職業災害帶來的壓力、焦慮和抑鬱等問題,讓勞工在辛苦的復工之路途上,不孤單。

臨床心理師節 南投醫院前往旭光高中推廣身心健康重要性

【記者 李清花 南投報導】 近年來民眾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越來越高,5月15日為國定臨床心理師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於17日上午前往南投縣立旭光高級中學,為全校教職員及高中部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暨癌症篩檢宣導推廣,提升社會大眾對於心理與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在政府的推廣下,民眾對心理健康服務漸漸有概念,也對心理師有初步的認識,開始意識到尋求心理協助是正常的管道。南投醫院的臨床心理師在心理健康領域耕耘多年,特別在臨床心理師節這個節日,邀請了旭光高中輔導室、南投縣臨床心理師公會、衛福部草屯療養院一起合作辦理心理健康宣導活動。 活動當日,心理師除了提供心理健康相關資訊,也宣導南投醫院目前在夜間時段有開立心理諮商門診,提供給15歲至30歲的民眾心理諮商服務,給予有需求的民眾一個尋求心理健康協助的管道。南投醫院政風室吳慧慶主任也到場提供廉政宣導,讓師生瞭解當前政府倡廉反貪的政策作為及決心,深化全民反貪與廉潔的意識,期許建構廉政誠信透明社會。另該院社區醫學部的醫療團隊也加入宣導活動,使得大眾能夠知道篩檢可早期發現癌症及癌前病變,經早期治療後可大幅提升治癒率,有效降低死亡率。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指出,學生是未來社會的希望,他們擁有正確的健康知識是相當重要的。透過健康宣導,培養良好的身體及心理的健康意識,提升自我照護能力,除了關注自己的健康,甚至能影響家人,有機會讓整個社區都能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礎,這次是很好的合作機會。

預防帶狀疱疹及併發症 南投醫院補助員工疫苗費守護健康

【記者 山風 南投報導】 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是非常痛苦的經歷,皮膚會出現成群的紅疹和水泡,發癢、刺痛,還伴隨著神經性疼痛,相當難受,睡也睡不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衛福部疾管署建議50歲以上成人可接種疫苗來預防帶狀疱疹及相關併發症,南投醫院為維護員工健康,今年特補助醫事人員帶狀疱疹疫苗費用。 帶狀疱疹是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所引發的表現,大多是年幼時感染全身性水痘後康復,但病毒未消失,該病毒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直到再度活化引發帶狀疱疹。 據衛福部資料指出,帶狀疱疹一般特徵為沿著皮節分布的單側性、疼痛性、水泡性皮疹。急性期皮疹及疼痛持續時間約數周,部分病患會併發帶狀疱疹後神經痛,此併發症疼痛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超過一年的時間。其他併發症包含眼部或耳朵帶狀疱疹。曾經得過帶狀疱疹者,痊癒後可能會再復發。 帶狀疱疹好發50歲以上成人、具帶狀疱診病史者、免疫力較差的民眾。即使康復之後仍可能帶來神經痛的後遺症。由於接種帶狀疱疹疫苗可提高水痘-帶狀疱疹病毒特異性免疫力,預防帶狀疱疹及其併發症。但該疫苗需自費,許多人因此卻步,因此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補助有意願施打疫苗的50歲以上醫事同仁,來接種帶狀疱疹疫苗以提升整體防護能力。 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表示,同仁們平時運用專業能力來守護民眾的健康,更要維護自身的健康。除了疫苗接種補助,也提供定期健康檢查等福利。不僅是身體的健康,也關心心理的健康,因此不定期安排紓壓相關課程及活動,並打造專屬員工舒適休息的空間。

以為地震頭暈 原來是耳石脫落所致

【記者 李怡函 南投報導】 花蓮0403發生芮氏規模7.2的強震,這段期間餘震不斷,南投一名36歲洪姓女子在近日清晨的時候,從床上翻個身後睜眼,發現天花板在轉,以為是地震在晃,不過除了天旋地轉的頭暈,洪小姐還伴隨著嘔吐,就醫後診斷為俗稱耳石脫落的良性陣發性眩暈(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接受耳石復位治療及藥物治療後,症狀獲得改善。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耳鼻喉科蔡昌益醫師說明,耳石(Otolith)是一堆細小的「碳酸鈣結晶」,比沙子還要細小,平時被包覆在內耳的平衡器官中。如果耳石脫落至半規管中,當頭部姿勢改變時,就可能誘發眩暈、噁心嘔吐、冒冷汗等症狀。會導致耳石脫落的原因不明,過度疲勞、睡眠品質不佳或頭部外傷後等也是可能會使耳石脫落而引起眩暈的原因。 蔡昌益醫師指出患者可接受耳石復位並搭配藥物治療,症狀會明顯獲得改善,如果沒有治療,耳石也會在幾個星期之後被人體自行吸收而改善症狀,但不適感在這段期間可能經常發作。 耳石脫落仍有復發的可能性,蔡昌益醫師提醒,耳石復位治療後須避免頭部快速劇烈的改變姿勢,例如彎腰穿鞋、仰頭喝水、抬頭看天空、翻身、起床、躺下及轉頭等動作,都應放慢速度、降低頭部姿勢改變的可能性。另外行走的時候可以直視遠方,這些方法可預防復發,降低暈眩的發生。

Popular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