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醫藥健康

工作意外傷到手 鏡像治療恢復手部功能 投醫助職災勞工重回職場

【記者 吳汉汝 南投報導】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於109年職業災害統計全產業受傷部位分析結果顯示,手部受傷比例高達39%,可見手傷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災害,尤其是在需要使用手部進行精細或重複動作的工作中,如製造業、加工業、建築業、水果販或肉販等。這些傷害可能包括割傷、燒傷、壓傷或擦傷等,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或長期的康復治療來恢復手部功能。 南投一名35歲陳先生在工作中不慎發生意外,被機台壓傷手掌,在接受相關治療後,傷口復原良好,不過手部的肌力、握力及耐力等都還沒恢復到可工作的程度,因此陳先生被轉介到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安排鏡像治療等個別化的工作強化訓練,加強手部能力,以利之後的工作銜接。 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鏡像治療(Mirror Therapy)是一種神經復健技術(neuro-rehabilitation technique),常應用於中風復建、手部受傷或手術後復原和神經損傷訓練。這種治療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一個鏡子,創造一個視覺上的鏡像,病人藉由觀察健康手臂的動作代表性地反映在受傷的手部位置上,進而活化產生相同動作的腦神經迴路。此治療技術旨在幫助患者重建對受損手部的感知和控制,促進神經系統的重新組織和功能恢復。 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郭恩芸表示,鏡像治療的應用包括: 1.疼痛管理:通過鏡像治療可以減少患者對受傷手部的疼痛感知,這有助於改善生活質量和康復進程。 2.運動功能恢復:鏡像治療可以幫助患者重建對受損手部的運動控制和協調,促進手部功能的恢復。 3.神經塑形:透過創造視覺上的鏡像,鏡像治療有助於促進大腦中與運動功能和感覺知覺相關的神經路徑的重新組織和修復。 雖然鏡像治療在一些手部傷害的復原中顯示出潛在的效果,但其效果因人而異,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因此,在應用鏡像治療之前,患者應接受全面的評估,以確定其是否適合這種治療方法,並且通常會結合其他傳統的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方法,以達到最佳的康復效果。 近年來政府在職業災害方面的推動不遺餘力,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自今年起,也為有復工需求的職災勞工提供個別化服務,邀請受傷的勞工參與工作強化訓練,並且幫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落實癌症在地治療 部立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啟用

【記者 吳汉汝 南投報導】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在中央及地方的支持下,20日上午舉辦竣工暨啟用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衛福部長邱泰源、南投縣長許淑華、立法委員游顥、立法委員羅美玲、立法委員王正旭等多位貴賓特地出席見證。該院癌症治療中心的啟用,將提供南投縣民精準、嶄新的癌症治療服務。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致詞時表示,南投縣幅員廣闊,民眾就醫較不方便,對於癌友的就醫更是辛苦,因此希望所有縣市的醫療資源能夠重新盤整,逐步落實醫師出身的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的政策。 卓院長進一步指示,癌症對國人生命安全及家庭影響非常的大,逐年投入國家急癌症治療體系及更多經費來充實人力及設備,充實癌症治療新技術,希望在2030年前降低癌症死亡的病例達到三分之一,而南投醫院的癌症治療中心便是具體的展現。 衛福部邱泰源部長表示,南投醫院在南投縣境內是重要的存在,在山區、弱勢、偏鄉議題,南投醫院付出許多努力,背負著照顧弱勢之公醫使命及急重症醫療責任。南投醫院在癌症的部分,從篩檢、治療甚至安寧皆已能提供專業、完善的照護服務,未來將全力支持南投醫院發展急重症,以建構更完善的醫療網絡。 以往縣民罹患癌症或急迫的疾病,多前往醫療資源相對豐沛的台中或彰化就醫,但南投縣民人口結構呈現少子化及高齡化,當家中有人住院,常見老老陪病或年輕人須請假犧牲工作,把寶貴時間都浪費在交通路途上,疲於奔命,很容易一人生病全家倒下。 為了讓更多的癌症患者與家屬不需長途奔波,能夠在南投縣獲得優質的癌症治療服務。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決定將原有的放腫大樓擴建,打造為地下2層,地上4層的癌症治療中心,大幅升級醫療設備與空間。並將癌症專科門診、癌症防治暨體檢中心、癌症化學治療中心及癌症放射治療中心設置於同一棟大樓內,提供門診、檢查及治療一系列服務,讓南投縣民也可享受與都會區相同的醫療服務。 除了醫療設備,南投醫院在人力、醫療處置能力也提升,該院專業醫療團隊已準備就緒,為照護南投癌症病人而努力,要讓民眾能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妥善的治療與照護。

電波拉皮加玻尿酸注射 複合式治療去除臉部皺紋

【記者 李怡函 台中報導】 65歲張女士是一位事業女強人,平日工作忙碌且三餐飲食營養不均衡,最近發現臉部皮膚鬆垮並佈滿許多皺紋,以為多擦保養品就好,結果卻讓臉部皮膚變得又紅又腫,覺得「沒臉見人」,不知如何是好。經親友轉介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顧問胡倩婷醫師的門診,診斷張女士是臉部皮膚老化,採取電波拉皮加上玻尿酸注射的複合式治療,三個月後總算恢復昔日亮麗風采,開心地擁抱健康生活。 現任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長庚診所副院長的胡倩婷醫師表示,臉部皮膚老化會出現皺紋和鬆弛的原因是年齡增長、營養不均衡、熬夜、缺乏運動、身心靈健康度及紫外線長期照射等。電波拉皮適用於緊緻膚質、改善皮膚鬆弛與皺紋的症狀,其原理是利用非侵入式深層熱能,以高頻電波誘導深層的皮膚產生電流,發揮深部加熱效果,在皮膚底層膠原蛋白的分子鍵結就會產生變化而增生,達到收縮緊緻的成效。 胡倩婷醫師說,玻尿酸是透明多醣類膠狀物質,成分安全且人體可吸收,玻尿酸注射以「填充物」方式注入於真皮皺摺凹陷或欲豐滿部位,能達到除皺與改變容貌的效果,適用對象包括:想改善法令紋、額頭深層皺紋、凹陷痘印、撫平淚溝凹陷等。小分子玻尿酸適合淺層肌膚,適用於眼部細紋、淚溝、豐唇等部位;大分子玻尿酸適合深層肌膚,適用於隆鼻、墊下巴、豐頰和豐額。 胡倩婷醫師表示,玻尿酸注射的優點是療程快速又安全,不會留下疤痕或過敏反應,可維持至少6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效果。在注射前若有過敏體質、蟹足腫體質或治療部位罹患過單純皰疹、過去6個月中進行臉部整形或雷射手術,請務必告知醫師;在注射後48小時內應輕柔的清洗注射區域,視情況依醫師建議使用抗生素、藥膏或口服止痛藥。注射冶療結束後皮膚上會有暫時性的紅腫,通常在冰敷20分鐘後會漸漸消退,局部瘀血是最為常見的副作用,此為正常現象,約三到五天即會消失。 胡倩婷醫師強調,市面上玻尿酸品牌眾多,有部分民眾以為選擇施打價格低廉的玻尿酸是「賺到了」,其實玻尿酸價格因為品牌而有所不同,建議民眾應該尋求皮膚科專業醫師意見,選擇適合自己膚質、品質優良又安全的玻尿酸產品,若有需要再搭配電波拉皮,可讓臉部肌膚得到更明顯的改善效果。

南投醫院低劑量電腦斷層 搭配AI判讀揪出肺癌

【記者 李清花 南投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11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持續位居死亡率排行第一位,而且癌症死亡時鐘也快轉了14秒,每9分53秒就有人罹癌死亡。不過肺癌患者的存活率較低,主要是因為早期肺癌症狀不明顯,往往發現時已經是晚期。其實第一期肺癌五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四期就降至1成,因此接受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能夠大幅提升存活率,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攝影(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LDCT)檢查便是揪出早期肺癌的一大利器,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呼籲民眾多加利用癌症篩檢服務,以利早期發現,降低死亡風險。 南投醫院放射科周連豐主任指出,LDCT以其1.25毫米的切片厚度,能夠檢測到幾毫米大小的微小結節,顯著提高了早期肺癌篩檢的精確度。相比標準劑量的CT掃描,LDCT的輻射劑量大大降低,這對於需要進行頻繁檢查的高危險人群(如長期吸煙者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尤為重要。儘管輻射劑量降低,LDCT的影像品質仍然能夠滿足診斷需求。 而近年人工智慧(AI)技術的不斷發展,AI輔助診斷系統已經開始應用於LDCT影像的分析。AI系統可以自動識別和標記影像中的可疑區域,幫助放射科醫師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性。 南投醫院引進了先進的AI輔助判讀系統,能夠自動分析LDCT影像,識別出微小結節和病變,並且提供精確的診斷建議,為患者提供更及時和準確的診療服務。 為了降低國人癌症死亡率,國健署提供50至74歲具重度吸菸史(累積達30包年以上)或45~74歲具肺癌家族史的民眾每2年免費接受1次LDCT篩檢,讓民眾早期診斷肺癌,儘早接受治療,提升肺癌存活率。

替代治療者潛伏結核感染(LTBI)檢驗與治療照護正式啟動

【記者 高子羚 南投報導】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15日表示,由疾管署莊署長人祥、南投縣政府衛生局陳局長南松、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洪院長弘昌、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藍院長祚鴻,共同啟動「替代治療者潛伏結核感染(LTBI)檢驗與治療前驅計畫」,創全國之先整合公衛、防疫及精神醫療團隊,透過跨域專業合作,為因藥癮接受替代治療民眾提供LTBI檢驗與治療服務。疾管署期待此次合作,以專業與關懷的精神,建立一個可運作與執行的模式,作為未來推廣至全國的典範,增進替代治療者健康,同時保護醫療工作人員免於感染結核菌風險,以及阻斷社區結核菌傳播。 疾管署說明,LTBI是人體感染結核菌尚未發病成結核病的狀態,沒有症狀也還不會傳染。而結核病潛伏期長達終生,研究顯示,LTBI檢驗陽性者接受治療,有高達9成以上的保護力,避免發病成為結核病,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結核病防治策略,強調持續透過治療潛伏結核感染者,才能加速降低結核病發生率。 疾管署指出,我國結核病發生率由2005年的每十萬人口73人(16,472人)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每十萬人口28人(6,584人),為加速達成2035年消除結核目標,自2008年起推動LTBI檢驗與治療計畫,由結核病接觸者優先執行,並自2017年起逐步擴大推動至山地原鄉、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人員、矯正機關收容人與工作人員、來自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的新住民、以及風險較高的共病族群(包含:愛滋感染者、洗腎病人、慢性阻塞性肺病、免疫不佳者等)。過去幾年執行LTBI治療的經驗,已經看到成效,2023年約有近12,000人接受LTBI治療,有效避免1,100人結核病發病。今年更大步擴展,為因藥癮而接受替代治療者提供LTBI檢驗與治療服務。 藥癮是涉及社會、心理與生理的複雜疾病,影響健康甚鉅。而替代治療是以美沙冬(methadone)等藥品取代濫用藥物,協助藥癮者降低毒品成癮,控制身體依賴性並穩定生活。藥癮者因LTBI檢驗陽性率高且結核病發病風險高,亦為WHO建議執行LTBI檢驗與治療的目標對象,然該族群居住場所常不固定、經濟收入不穩定、健康意識較薄弱等因素,公共衛生及醫療人員不易觸及,傳遞適當的衛生教育資訊、提供檢驗與治療等服務具高度挑戰,需要藉助與藥癮治療專業團隊的合作,以提供更適切的關懷與照護。 莊署長表示,過去在國內發生藥癮愛滋疫情時,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及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也曾積極參與藥癮愛滋減害計畫,為成功控制我國藥癮愛滋疫情付出心力,現在則是為2035年消除結核共同努力,為公衛福祉的付出與支持值得敬佩;同時也特別感謝南投縣衛生局對於此次前驅計畫的大力協助,提供醫院端必要資源及相關教育訓練與教材、協力關懷員服務與個案追蹤管理,共同維護社區健康。疾管署整合公衛及醫療既有量能及資源,推動「替代治療者LTBI檢驗與治療前驅計畫」,期待透過跨院際、跨科別(精神科、成癮科、身心科、胸腔科、感染科、一般科)、跨醫療與公衛的協力合作,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降低結核病新案發生率,朝2035年消除結核目標邁進。

Popular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