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放下胸中的大石了 甲狀腺也會引起胸悶
【記者 吳致剛 台中報導】
70多歲郭老先生最近常因日常活動,造成胸悶喘與呼吸困難,於是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胸腔內科洪崇文醫師門診,經檢查發現胸腔有一顆巨大約13公分且鈣化的甲狀腺腫瘤,遂轉診至一般外科巫奕儒主任門診。經評估後此巨大甲狀腺結節已壓迫氣管和肺臟造成胸悶情況,建議手術切除,聯合胸腔外科廖啟耀醫師在其頸部與胸骨上段進行微創開胸手術,成功移除胸中的巨石,住院一週後即順利出院。經病理檢查報告確認是良性鈣化的甲狀腺結節。
巫奕儒主任說,甲狀腺組織一般都會在頸部甲狀腺的位置發育完成,甲狀腺異位是胚胎發育位置也許會在另外一個地方例如甲狀腺周邊或是胸腔裡面。一般而言甲狀腺異位發生機率大概是30萬分之一,在胚胎時期產生甲狀腺異位比較常見的會在靠近正常甲狀腺旁邊,其他有文獻報告指出包括:下顎、氣管旁、中膈腔、心臟、十二指腸、腎上腺旁和腮腺旁邊等。
巫奕儒主任表示,郭老先生的甲狀腺異位發生在胸骨後,且硬化的甲狀腺結節造成縱隔間隙狹窄,故引起較明顯的壓迫症狀,輕則如氣管受壓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呼吸困難,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嘶啞等;嚴重的胸骨或脊柱受壓可出現胸內悶脹感或胸背疼痛等。郭老先生是由巨大的異位性甲狀腺鈣化擠壓肺臟造成胸悶,並且頸部在外觀上完全看不出來有頸部腫大的狀況,一般很難會去想到是甲狀腺問題,幸經由胸腔專科醫師細心診察發現,並結合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外科團隊合作,以最好的方式幫患者切除後快速順利恢復健康。
巫奕儒主任強調,胸悶症狀通常由三種問題引起。第一種是心臟,如胸悶感覺像有大石壓住胸口,常見於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及主動脈剝離等,這種悶痛常會胸口緊縮,像被掐住一樣,且可能會延伸到下巴或左邊肩膀,而且會有喘、冒冷汗等症狀;第二種是肺部相關疾病,如:氣喘、氣胸、肺栓塞、肺部急症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常會有喘不過氣,出現頭暈、胸悶、胸痛和呼吸困難等症狀;第三種是胃食道逆流,悶痛點感覺大致在胸腔中間,通常無法精確指出其位置,建議尋求胃腸肝膽科醫師進一步檢查。
巫奕儒主任特別呼籲,民眾如果有任何胸悶胸痛症狀,應該先尋求專科醫師診治,遵從醫師指示一步一步來找尋原因,才能對症下藥,重拾健康生活。
在地文化與長者健康的結合 竹子方案實施成果與未來展望
【記者 范凱榛 南投報導】
南投縣65歲以上長者占總人口數20%,僅次嘉義縣和台北市是老年人口第三高的縣市,為提升預防及延緩之整體照顧品質,中臺科技大學高齡健康照護系,透過「Keep活力Keep肌力五告讚」實證方案,融入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ICOPE)與運動介入等方式,並依據南投縣的在地特色「竹子」做為課程教具,透過試辦課程活動,讓長者活絡社交生活,再經由指導員以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讓長者瞭解健康促進之重要性,進而體認方案介入之效益,減輕家人照顧壓力,達到長者延緩失能、預防失智之目的。
本計畫團隊已於5/30~6/2日完成在地專業師資5名、指導員28名培訓,並從中遴選4位優秀指導員,在試辦社區據點由6/12-9/7日維持12週時間帶領長者延緩方案課程,試驗場域有鹿谷郷竹林社區發展協會、竹山鎮富州社區發展協會、南投市嘉和社區醫事C單位、草屯鎮新豐社區發展協會四個地點,合計138名學員,平均年齡為81.53歲(男性45位、女性93位),共同參與新方案課程實驗研發。
中臺科技大學副校長鄭凱元表示:「教育的真正價值在於實現的全面發展,中臺科大致力於培育具備技術專業與人文素養的專業人才,並且強調翻轉思維『永續創新』及社區鏈結『社會服務』重要性。並堅守專業素養,秉持以人為中心的理念,竭盡全力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完成培訓的指導員,提升了照顧服務人力專業知能,也強化照顧服務品質及專業形象,不僅在南投地區提供了在地服務,同時教學典範也可擴及全國。
據此,本計畫方案在「行動力」的部分,以功能性體適能活動介入,維持日常生活機能之肌力活動為主,強化上下肢肌力,增強身體平衡及力量,降低跌倒風險;在「營養不良」的部分,長者可能因缺牙、假牙等有咀嚼或吞嚥困難的問題,設計操作課程增加活動量,以促進食慾和飲食攝取量,並結合在地飲食文化了解食材烹煮、提升吞嚥能力;在長者「憂鬱」的部分,社會參與是維持老年人人際關係的重要因素,透過「三動」-行動、腦動、互動,來促進心理健康;在「認知」的部分,結合健口操、說口溜、桌遊活動,提升長者專注力、認知功能、記憶力和智力;在「聽力」的部分,以「聽音樂、看音樂、玩音樂」教學活動設計,增加刺激性進而達到延緩之效;在「視力」的部分,從瞭解老人視覺的感受再進入智齡色彩的設計活動,增加眼球活動,延緩退化改善視力。教具的設計大都來自我們日常生活隨手可得的來加以運用,並結合衛生福利部長者活力體能訓練(Vivifrail)與ACSM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處方,來改善南投縣長者ICOPE六力之問題。
方案驗證之評估指標,已盤點出在地議題如認知異常、肌力不佳平衡不好、營養攝取不足、視力不好等問題。藉由Vivifrail訓練分級導入課程,改善長者健康問題。並加入在地文化特色與食材,透過竹子價值串聯一系列課程設計,藉由產地到餐桌的減碳理念下,有效的運用當地食材-竹筍,一方面達到纖維質的補充,一方面透過其清淡香甜的風味與豆魚蛋肉或奶類一同製備,增加優質蛋白的供給。
另外,竹子價值的體現,利用竹子的特性可製造各式各樣的竹製品,打造實用、簡便、容易取得、且CP值較高「運動器材」具在地特色。並透過方案延展出多元的創新課程有竹片拼圖(認知能力訓練)、竹筒手眼協調杯(視力、協調力訓練)、竹棒(肌力、平衡力訓練),竹板(護眼見腦)提高長者參與度,幫助長者遠離孤獨與孤立的感覺,提供他們社交互動的機會,增加生活中的樂趣和滿足感,讓長者「自在老、輕鬆顧」保持活力和自我價值感,進而提高生活品質,在地安老、活躍老化。
與會來賓有:唐曉棻議員、洪登宜代表、洪慶春代表、南投縣衛生局保健科鄭綉錦科長、立委馬文君特助李銘樑、新豐里陳美玲里長、草屯新豐社區發展協會洪向義理事長、中臺科技大學副校長鄭凱元、中臺科技大學蔡英美教授等人。
工作意外傷到手 鏡像治療恢復手部功能 投醫助職災勞工重回職場
【記者 吳汉汝 南投報導】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於109年職業災害統計全產業受傷部位分析結果顯示,手部受傷比例高達39%,可見手傷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災害,尤其是在需要使用手部進行精細或重複動作的工作中,如製造業、加工業、建築業、水果販或肉販等。這些傷害可能包括割傷、燒傷、壓傷或擦傷等,嚴重者可能需要手術或長期的康復治療來恢復手部功能。
南投一名35歲陳先生在工作中不慎發生意外,被機台壓傷手掌,在接受相關治療後,傷口復原良好,不過手部的肌力、握力及耐力等都還沒恢復到可工作的程度,因此陳先生被轉介到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安排鏡像治療等個別化的工作強化訓練,加強手部能力,以利之後的工作銜接。
已有許多研究顯示,鏡像治療(Mirror Therapy)是一種神經復健技術(neuro-rehabilitation technique),常應用於中風復建、手部受傷或手術後復原和神經損傷訓練。這種治療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一個鏡子,創造一個視覺上的鏡像,病人藉由觀察健康手臂的動作代表性地反映在受傷的手部位置上,進而活化產生相同動作的腦神經迴路。此治療技術旨在幫助患者重建對受損手部的感知和控制,促進神經系統的重新組織和功能恢復。
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郭恩芸表示,鏡像治療的應用包括:
1.疼痛管理:通過鏡像治療可以減少患者對受傷手部的疼痛感知,這有助於改善生活質量和康復進程。
2.運動功能恢復:鏡像治療可以幫助患者重建對受損手部的運動控制和協調,促進手部功能的恢復。
3.神經塑形:透過創造視覺上的鏡像,鏡像治療有助於促進大腦中與運動功能和感覺知覺相關的神經路徑的重新組織和修復。
雖然鏡像治療在一些手部傷害的復原中顯示出潛在的效果,但其效果因人而異,並不適用於所有情況。因此,在應用鏡像治療之前,患者應接受全面的評估,以確定其是否適合這種治療方法,並且通常會結合其他傳統的物理治療或職能治療方法,以達到最佳的康復效果。
近年來政府在職業災害方面的推動不遺餘力,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自今年起,也為有復工需求的職災勞工提供個別化服務,邀請受傷的勞工參與工作強化訓練,並且幫助職災勞工重返職場。
落實癌症在地治療 部立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啟用
【記者 吳汉汝 南投報導】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在中央及地方的支持下,20日上午舉辦竣工暨啟用典禮,行政院長卓榮泰、衛福部長邱泰源、南投縣長許淑華、立法委員游顥、立法委員羅美玲、立法委員王正旭等多位貴賓特地出席見證。該院癌症治療中心的啟用,將提供南投縣民精準、嶄新的癌症治療服務。
行政院卓榮泰院長致詞時表示,南投縣幅員廣闊,民眾就醫較不方便,對於癌友的就醫更是辛苦,因此希望所有縣市的醫療資源能夠重新盤整,逐步落實醫師出身的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的政策。
卓院長進一步指示,癌症對國人生命安全及家庭影響非常的大,逐年投入國家急癌症治療體系及更多經費來充實人力及設備,充實癌症治療新技術,希望在2030年前降低癌症死亡的病例達到三分之一,而南投醫院的癌症治療中心便是具體的展現。
衛福部邱泰源部長表示,南投醫院在南投縣境內是重要的存在,在山區、弱勢、偏鄉議題,南投醫院付出許多努力,背負著照顧弱勢之公醫使命及急重症醫療責任。南投醫院在癌症的部分,從篩檢、治療甚至安寧皆已能提供專業、完善的照護服務,未來將全力支持南投醫院發展急重症,以建構更完善的醫療網絡。
以往縣民罹患癌症或急迫的疾病,多前往醫療資源相對豐沛的台中或彰化就醫,但南投縣民人口結構呈現少子化及高齡化,當家中有人住院,常見老老陪病或年輕人須請假犧牲工作,把寶貴時間都浪費在交通路途上,疲於奔命,很容易一人生病全家倒下。
為了讓更多的癌症患者與家屬不需長途奔波,能夠在南投縣獲得優質的癌症治療服務。南投醫院洪弘昌院長決定將原有的放腫大樓擴建,打造為地下2層,地上4層的癌症治療中心,大幅升級醫療設備與空間。並將癌症專科門診、癌症防治暨體檢中心、癌症化學治療中心及癌症放射治療中心設置於同一棟大樓內,提供門診、檢查及治療一系列服務,讓南投縣民也可享受與都會區相同的醫療服務。
除了醫療設備,南投醫院在人力、醫療處置能力也提升,該院專業醫療團隊已準備就緒,為照護南投癌症病人而努力,要讓民眾能在熟悉的環境中接受妥善的治療與照護。
電波拉皮加玻尿酸注射 複合式治療去除臉部皺紋
【記者 李怡函 台中報導】
65歲張女士是一位事業女強人,平日工作忙碌且三餐飲食營養不均衡,最近發現臉部皮膚鬆垮並佈滿許多皺紋,以為多擦保養品就好,結果卻讓臉部皮膚變得又紅又腫,覺得「沒臉見人」,不知如何是好。經親友轉介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美容醫學中心顧問胡倩婷醫師的門診,診斷張女士是臉部皮膚老化,採取電波拉皮加上玻尿酸注射的複合式治療,三個月後總算恢復昔日亮麗風采,開心地擁抱健康生活。
現任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理事長、長庚診所副院長的胡倩婷醫師表示,臉部皮膚老化會出現皺紋和鬆弛的原因是年齡增長、營養不均衡、熬夜、缺乏運動、身心靈健康度及紫外線長期照射等。電波拉皮適用於緊緻膚質、改善皮膚鬆弛與皺紋的症狀,其原理是利用非侵入式深層熱能,以高頻電波誘導深層的皮膚產生電流,發揮深部加熱效果,在皮膚底層膠原蛋白的分子鍵結就會產生變化而增生,達到收縮緊緻的成效。
胡倩婷醫師說,玻尿酸是透明多醣類膠狀物質,成分安全且人體可吸收,玻尿酸注射以「填充物」方式注入於真皮皺摺凹陷或欲豐滿部位,能達到除皺與改變容貌的效果,適用對象包括:想改善法令紋、額頭深層皺紋、凹陷痘印、撫平淚溝凹陷等。小分子玻尿酸適合淺層肌膚,適用於眼部細紋、淚溝、豐唇等部位;大分子玻尿酸適合深層肌膚,適用於隆鼻、墊下巴、豐頰和豐額。
胡倩婷醫師表示,玻尿酸注射的優點是療程快速又安全,不會留下疤痕或過敏反應,可維持至少6個月甚至一年以上的效果。在注射前若有過敏體質、蟹足腫體質或治療部位罹患過單純皰疹、過去6個月中進行臉部整形或雷射手術,請務必告知醫師;在注射後48小時內應輕柔的清洗注射區域,視情況依醫師建議使用抗生素、藥膏或口服止痛藥。注射冶療結束後皮膚上會有暫時性的紅腫,通常在冰敷20分鐘後會漸漸消退,局部瘀血是最為常見的副作用,此為正常現象,約三到五天即會消失。
胡倩婷醫師強調,市面上玻尿酸品牌眾多,有部分民眾以為選擇施打價格低廉的玻尿酸是「賺到了」,其實玻尿酸價格因為品牌而有所不同,建議民眾應該尋求皮膚科專業醫師意見,選擇適合自己膚質、品質優良又安全的玻尿酸產品,若有需要再搭配電波拉皮,可讓臉部肌膚得到更明顯的改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