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兩岸藝文

曾應鐘攝影展〜抓拍天鵝湖 偶遇凝驚喜

【記者 李權祐 台南報導】 台南市政府秘書處推展「臺南400•藝啟精彩」,民治藝文展即日起至5月31日邀請攝影家曾應鐘老師辦理「抓拍天鵝湖•偶遇凝驚喜」攝影展,總計展出30組65件作品。相機不離身是記者曾應鐘老師的工作習慣,退休後更喜行於攝。在曾應鐘的鏡頭下一張張平凡的影像,不僅記錄天鵝湖風貌變遷,捕捉湖邊偶遇的飛鳥、花卉、雲靄、湖影、民眾對弈,垂釣…的瞬間,畫面所展現的人文內涵、風景之美與豐富生態,令人回味且驚嘆不已,邀請您一起來欣賞天鵝湖的歲月風情攝影展。 秘書處指出,22歲即投入新聞工作,在家鄉南投國姓擔任報社特約記者兼營業處主任的曾應鐘老師,當年既要送報,又要採訪、拍照、寫稿、沖洗照片,再將新聞稿傳真回報社,那個年代傳一張照片要10幾分鐘,身懷18般武藝的記者,工作艱辛可想而知,但他不以為苦。曾應鐘老師37歲調派台南並升任特派員後移居台南,迄至50歲退休,揹著相機上山下海追新聞拍照片,為社會發展留下許多珍貴履痕。然退休後仍熱衷學習與回饋鄉里,除本著客家後裔硬頸精神繼續攻讀南華大學研究所,並應邀擔任國姓鄉「駐鄉作家」,出版圖文並茂的報導作品集,為家鄉貢獻良多。 秘書處表示,天鵝湖是國家級重要濕地嘉南埤圳之一的埤寮埤,早年是居民養鴨、鵝、捕魚及水利會調解水位的埤塘,如今已成為大新營地區優質觀光的休憩水域;更是移居台南後,相機不離身的曾應鐘老師經常攝影的去處。他說每見湖面悠遊的鵝群,便聯想起鍾梅音「海天遊蹤」的天鵝湖畫面;回眸有情,曾應鐘老師漫遊湖畔隨手所拍偶遇的平凡影像,不僅記錄歲月更迭中埤寮埤變身天鵝湖的人文地景風貌,更為濕地豐富多樣性的生態與保育,提供推廣參研的珍貴照片與資料。 曾應鐘老師指出,攝影是一門浩瀚的學問,攝影創作則是一場充滿熱情和想像的豐富之旅;從初中受理化歐陽鵬老師啟蒙開始接觸攝影,迄今依舊還在學習中。攝影最難忘的事,他回憶是當年經國先生下鄉,他騎車追新聞,國安人員也派專人騎車相隨,抵達現場後穿著樸素的經國先生叮嚀他以竹林為背景拍攝半身照,他抖擻按下快門將經國先生平易身影定格,印象最為深刻。 曾應鐘老師表示,如何拍出好作品?「我拍.故我在」,簡短闡述了攝影創作者的初心與理念價值。非凡作品雖不是人人可拍,但拍出心中的好照片卻是可以的;他給想學攝影者建議,雖然攝影工具改變了,但沒有那個相機可涵蓋所有,因此掌握相機並了解功能,拍了就能讓瞬間變成永恆有溫度的記憶。 秘書處指出,曾應鐘攝影展「抓拍天鵝湖•偶遇凝驚喜」即日起展出至5月31日,於民治市政中心一樓大廳隆重舉行,展出時間為每週一至週五為上午9點至下午5點。誠摯歡迎藝術愛好者前來欣賞曾應鐘老師通過攝影鏡頭紀錄天鵝湖在歲月更迭與變遷中的人文、地景與豐富生態的攝影展。開幕茶會於113年5月5日(週日)上午10:00於民治一樓展覽大廳辦理。 曾應鐘老師簡介: 1.民國38年出生於南投 2.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 3.著作:從遷徙轉業翻身探究客家人的生命意義 4.著作:國姓鄉第四屆駐鄉作家•曾應鐘作品集「履痕」 5.中央日報記者、編撰、特派員 6.教育部技職雙月刊、中央月刊特約撰述 7.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講師兼招生組長 8.南華大學副校長室特別助理、講師 9.嘉義大埔曾文水庫老鷹之美攝影賽優選 10.Dreamstime獨家攝影師

知名畫家林晉、蘇玄德 以「和」情牽兩岸親·雙牌和美萬世興

【記者 吳慧蓮 湖南雙牌報導】4月23日上午,第十五屆湖南·陽明山「和」文化旅遊節(杜鵑花會)暨2024湖南避暑旅遊季由市委書記朱洪武宣佈開幕。省司法廳副廳長雷豐超講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厚致開幕詞。國家稅務總局湖南省稅務局總審計師李榮輝,省文化和旅遊廳原一級巡視員、省景區協會顧問郭固權...

洪根深美術館「差異化-台灣青年世代的膠彩畫」特展於3月23日至6月30日展出

【記者 Anasha 澎湖報導】 文化局洪根深美術館館慶暨「澎湖美術館月」系列活動,將以特展室舉辦的「差異化-台灣青年世代的膠彩畫」展覽盛大開跑!本展由膠彩畫家青木策展,展期自113年3月23日至6月30日,地點為洪根深美術館特展室。 本次參與展出的青年世代膠彩畫家有:饒文貞、詹琇鈐、洪晧倫、王令、鄭志揚、青木、林莉酈、黃柏維、吳栩菲、袁家珣、李璐宇、陳瑞鴻、曾冠樺、洪民裕、曾詩涵、陳睿淵、蕭余洛、李昕雨、蕭博駿、郭雅倢、洪永欣、劉育妏、葉玉珠、沈家雯、陳怡芬、徐子鈺、戈羽彤計27位。 策展人青木表示差異化 Difference,即是「不一樣」,除了意指青年世代膠彩畫家,因為受到「全球化」時代趨勢影響,所形成國際化風格樣貌,同時「在地化」土地情感的聯結形成與臺灣傳統膠彩畫家之間的差異。他們的作品反映臺灣當今的藝術發展現況-多元文化。 傳統膠彩畫家多是以工筆重彩方式來描繪對象物,以精工細筆的技巧來呈現富有真實質感的物象,並以膠為媒介敷以彩色,將礦物顏料豐富華麗的特質呈現,可以使用的媒材技法也相當多元,可以黏貼金屬箔加熱或是變色處理,致使畫面呈現豐富肌理與色彩變化。本次展覽要表達膠彩畫與水墨媒材、技巧、美學思想進一步融合的藝術現象,呈現臺灣當代藝術之中的「全球化」與「在地化」的發展現況,是有別於傳統日本畫或國畫的新時代膠彩畫風格。 策展人青木首先推薦幾位藝術家與畫作讓大家認識:陳怡芬,澎湖人,描繪澎湖在地山水意象。陳瑞鴻,澎湖人,此檔展出全國美展膠彩類獲得前三名的作品二件。陳睿淵,馬來西亞華僑,來臺灣就讀大學美術系後,一直留在臺灣發展至今,目前於臺灣定居。袁家珣,去年甫獲得亞洲文化協會2023台灣獎助計畫—光之屋~龜茲、塔波、阿爾奇壁畫研究計畫。葉玉珠,2022年獲得青年藝術家典藏徵件競賽金獎。戈羽彤,此檔展覽最年輕藝術家,目前就讀美術系大四生。蕭余洛,兼顧家庭與藝術創作的新時代女性。 最新消息請參考文化局網站或臉書,或洽06-9265203蔡小姐,洪根深美術館開館時間每週三至週日,上午9時至12時、下午2時至5時(國定假日休館)。

彰化縣立美術館展出「游進賢油畫作品展」

【記者 石春蓮 彰化報導】 彰化縣文化局辦理的「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第111棒-我不在寫生,就是在寫生的路上!游進賢油畫作品展」,即日起至4月7日於彰化縣立美術館一樓盛大展出。23日上午舉行展覽開幕式,彰化縣長王惠美與會獻上祝賀,會中由展出者游進賢老師致贈第20屆全國百號油畫入選作品「玉山圓柏」(市價約100萬元)予本縣收藏,由王縣長代表受贈。本次共展出游老師60件寄情山水的油畫創作及寫生速寫作品與速寫工具,歡迎民眾前來欣賞精湛的油畫作品展出。 王縣長表示,彰化縣政府自83年起舉辦「彰化縣美術家接力展」,以棒棒接力的方式展出優秀作品,傳承彰化縣藝術家的創作精神。接力展第111棒游進賢老師出生自彰化員林,從中學開始就在藝術的領域深耕,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期間,因喜愛油畫呈現的質感而專注於此,全心投入油畫創作。游老師受到法國巴比松畫派影響,畫作採取實地走訪並進行寫生的方式,創作充滿了樸質溫實的田園情懷,將大自然的美好與個人的情感,以簡潔的構圖與柔和的色彩,將瞬息萬變的時空幻化作一幅幅精湛的藝術創作。 游進賢老師的作品以印象派風格和描繪各地景緻聞名,創作榮獲台陽美展、全國百號油畫、南美展等獎項的肯定,亦為中華民國油畫學會、台灣藝術家法國沙龍學會、臺灣現代藝術家協會等重要畫會成員,並於國內外展覽舞台上展現光芒。 本次展覽以「我不在寫生,就是在寫生的路上!」為題名,是游進賢老師創作生活的寫照,呈現遊歷各地的美麗與感動,邀請喜愛藝術創作的民眾一同前來感受藝術的真摯美好。

許宗煥陶藝個展 即日起於彰化工藝展覽館展出

【記者 李怡函 彰化報導】 「讀泥-許宗煥陶藝個展」即日起至4月21日在彰化工藝展覽館(鶴棲別墅)展出,10日上午舉辦開幕式,彰化縣文化局長張雀芬代表縣長王惠美與會獻上祝賀。本次於工藝展覽館展出20件作品,以手捏壺及拉坯壺為主軸,配合龍年主題,老師也特別展出「幸福龍來壺組」,引領觀眾透過作品感受到泥土的生命力,歡迎蒞臨欣賞許宗煥老師與泥土共同編織的故事。 張雀芬局長表示,許宗煥老師是彰化縣內傑出的陶藝家,目前擔任彰化縣陶藝學會理事長。許老師20多歲時因意外重創脊髓,必須以輪椅代步,返回故鄉後,陰錯陽差地栽入陶藝的世界,從捏陶與創作陶藝中重拾生命的自信,其精湛的技藝獲得各界肯定,除曾獲磺溪美展磺溪獎外,也在2008年獲文化部評選為「臺灣工藝之家」。許宗煥老師的生命故事激勵廣大的社會大眾,榮獲周大觀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章」殊榮,也曾多次受新聞媒體採訪,如大愛電視、非凡電視、聯合新聞網,更因其事蹟而獲歷任總統召見授獎。 文化局表示,許宗煥老師的創作以小型及高技術性的壺藝為主,得益於工筆畫的底子,不僅能沉穩創作,也能在壺藝上展現更多細節。他更嘗試把拉坏跟手捏的技術融合,以拉坏的精巧配上手捏的樸拙,增添創作中的藝術欣賞性。除了創作技藝精湛,許宗煥老師更懷抱著回饋社會的大愛,積極地投入到陶藝教學之中,不僅在小學擔任陶藝社團指導老師,也會到救國團中心、保育院或是樂齡學習中心等機構從事教學,期許能在偏鄉留下陶藝的種子,是他的藝術實踐,也希望透過一己之力而能夠稍稍彌補城鄉資源的落差。 與會貴賓還有立法委員謝衣鳯、彰化縣議員吳淑娟、芳苑鄉長林保玲、二林鎮長蔡詩傑、彰化縣政府秘書王錦銓、縣政顧問許月鈴、工藝之家協會榮譽理事長王龍德、工藝之家及接力展黃文彬、詹益鋒、黃紗榮、傳統工藝保存者董坐、謝雅秀、工藝家李宛玲、彰化縣美術學會理事長林鴻銘、彰化縣關懷志願服務協會理事長黃文綏、中正大學教院學院長鄭瑞龍、育英國小校長林振茂、大城國小校長王舜儀、美豐國小校長范世強、西港國小校長洪信德、萬合國小校長陳金鍠、二水國小校長陳靜德等人。

Popular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