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名家齊聚「2024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Date:

【記者 Anasha、張和坤 新北市報導】

 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為持續傳承積累新北市藝術能量與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及百位藝術家共同策辦2024「中華文耀・甲辰之美・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展覽於新北市藝文中心(第一、二、三展覽室)展出,多元媒材創作作品包括來自臺灣、中國、南韓、澳洲和新加坡150件水墨、油畫、水彩、雕塑、陶藝、攝影等,呈現本地藝術與世界接軌,傳統與現代融合之美。13日開幕儀式中,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文化局局長張䕒育、多位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與創會顧問、將軍、各界名人與參展藝術家共聚一堂,場面熱烈,為一年一度的跨會書畫大展營造發展契機,備受矚目。現場進行創作揮毫,劉副市長、立委羅明才也提筆與多位畫家在畫布上盡情揮灑。市府表示,此次國際聯展推廣發揚藝術創作能量,讓在地與外地藝術交流切磋、相互觀摩學習,實屬難能可貴。展期自10月11日起至10月27日。

名家齊聚「2024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中華文耀文教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林士森指出,這次橫跨多個書協會的藝術家創作,不同媒材的表現手法與平面與立體作品的呈現,都樹立了藝術轉化構成的正面典範,作品產生人心向上的影響,讓更多的藝術創作者濳心鑽研,藝術成就逐日彰顯,也是這次主辦聯展的重要動力。協會成立於2002年,創會理事長呂玉環表示,今年以「祥龍獻瑞」為題,呼應中華文化特有的生肖屬性,參展作品質量皆是一時之選,本展為創作延伸文化價值,開啟更廣闊的視野。本次展出除了來自臺灣的呂玉環、林士森、連勝彥、詹阿水、李可梅、洪靈、劉邦漢、吳慧蓮、黃旭清、巫鳳珠、陳國強等藝術家參與,也邀請許多國際畫友聯袂參加,來自南韓2023年以水墨「海蝦圖」獲得「世界紀錄」揚名的崔昌源教授,以及來自湖北獲獎無數的藝術家李茂林,連續分別3屆次榮獲中國文化部頒發的國家文藝大獎“全國群星獎”金獎等,與來自廣西擅長墨竹的藝術家莫恂飛…等,在國際藝術創作上各顯風彩,帶給民眾一場豐富多元的視覺藝術饗宴。
名家齊聚「2024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素有「樹木醫生」之名守護台灣木材的客籍藝術名家劉邦漢,以立體類作品『生生不息』參展,劉老師正如臺灣木材的守護神,致力於木藝文化的推廣,其作品汲取日月精華所孕育的結晶,以木片當顏料、用雕刀當畫筆,掌握木質色彩和線條的質感特性,讓木頭芳香的氣味與心靈交會,將看似平凡的小木塊融入巧思切、刻、鉋、鑿等造形技巧,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從平面到立體的造型,透過巧思發揮智慧的創意,就像一位神奇魔法師般為每一塊木頭找到不同的價值,體驗生活樂趣的魅力。他屢獲國內外美術大獎肯定,並獲邀在總統府、美國、德國、法國、日本、韓國、澳洲等國際美術館展出和擔任國家工藝獎、藝術評審委員之殊榮,作品亦廣受美術館與私人收藏。天生我「材」必有用,他運用智慧與巧思化腐朽為神奇,從木材物性元素的探索到不同的技法和形式的創作,讓材料、技巧與作品產生對話,並且將東方的哲思和氣韻融入了環境的體裁,也藉此提昇了古老的木工手藝之可能性;劉老師為促進大眾對木材藝術技巧表現的認知與欣賞,不倦不悔地推動木工創作向藝術生活化與生活藝術化的多元方向發展。他的作品風貌是多元靈活的、是溫馨感人的、是具有包容性的與充滿幽默感的。早年成立啄木鳥木藝工作室,取名「啄木鳥」是一種特殊意義,堅持以一份執著的心來雕琢木藝的精神…。
名家齊聚「2024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環球小金人®國際藝術嘉年華主席吳慧蓮(WCECA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理事長)長年在國際間積極弘揚中華文化與文化創新服務;她說:「藝術也要做環保,要愛護地球,守護地球」,持續性地支援及推動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足跡跨越歐亞美三大洲。本次受邀以漢字畫『愛的禮讚 天作之合』、『世界和平』作品參展,藉由妙趣的漢字,運用書藝的線條,結合抽象表現語彙,使用豐富的色彩、飽滿的色澤及色塊,以多元構圖和參差輪廓,並將浩瀚的心相世界轉化為生動活潑的圖像作品,希望帶來嶄新風貌。吳慧蓮老師共獲兩個國家頒發的「世界和平大使」殊榮,目前仍於玄奘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所進修,亦於全球三大洲多個國家策辦文化藝術活動,此經驗寬廣其藝術視野,並使她融合東西方的風格來進行創作,使其作品更為活潑妙趣。
名家齊聚「2024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古人雲「仁者樂山、智著樂水。」對自然始終有一份憧憬的黃旭清(啟峰)理事長愛好書畫創作,自學請師臨摹碑帖古文從不間斷,積極參與海內外書畫展,作品多次獲獎。他更專精于古玩、古玉及賞石。本次參展作品『厚道』,畫如其人,人如其石;雅石稱為「天雕」,看起來要美、摸著觸覺細膩良好,能夠讓人心情愉悅,滿足人們內心精神層面的需求。我們除了尊重自然、珍惜自然,更要感恩自然,才不致辜負老天的造化多情。做畫玩賞雅石,又能樂於與人分享,人生何等快樂,那就至善至美了。黃旭清先生任新北市愛石協會第二、三屆理事長、中華書畫藝術學會副理事長、WCECA世界文創產學經貿協會顧問、中國美術恊會副秘書長、山癡畫會副會長、港澳臺美協副執行長…等職。
名家齊聚「2024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

 攝影名家巫鳳珠參展作品『北疆巴音布魯克九曲十八彎』,她擅長利用獨具創造性的主題,敏銳的攝影視角,以及對於光線、前後景搭配、線條空間的思考與運用;當拍攝主題明確(作品的靈魂),畫面之美、有內涵,即「畫裡有話」通過美的景色來表達攝影師的思想、抒發情懷,從而「借景抒情,寓情於景」。她表示,攝影時必須培養發現美的能力,美的發現和感知靠眼力;美的提煉和蘊釀靠個人的美學修養;美的創造與加工靠個人創作技巧。攝影師必須練就一雙慧眼,才能對周遭的人、景、物有全新的觀察角度,也才能夠從別人忽略的地方捕捉到美。攝影是一門藝術,獨立思考很重要,要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敏銳的觀察力可以幫助攝影師捕捉到獨特視角和細節,拍出有個人風格且優秀的作品。攝影的道路上,巫鳳珠不斷地學習,在2019年榮獲全國人像比賽銀牌,112年國際影藝聯盟FIAP博學會士,111年臺北攝影學會博學會士的榮銜。

 「中華文耀・甲辰之美・祥龍獻瑞國際藝術聯展」於10月28日撤展,今年向隅的民眾,未來更多展覽相關訊息,請見新北市藝文中心官方網站:http://www.artcenter.ntpc.gov.tw/或電洽(02)2253-4417。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音樂X藝術X市集 2025大武門音樂祭全方位嗨翻

【記者 Anasha 屏東報導】  以嘻哈文化為核心的「2025大武門音樂祭」將於2月28日、3月1日,在屏東「屏菸1936文化基地」盛大登場。活動集結20組頂尖音樂人與潮流街舞團體,重磅卡司齊聚一堂,再度掀起南台灣嘻哈音樂狂潮。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表示,屏縣致力打造多元族群音樂品牌,一年四季舉辦不同風格的音樂盛典,包括嘻哈主打的「大武門音樂祭」、獨立音樂的「台灣祭」、流行與經典交融的「三大日音樂節」、客家文化為主軸的「狂客音樂祭」、恆春民謠為底蘊的「半島歌謠祭」,以及原住民藝文饗宴「斜坡上的藝術節」,展現豐沛的城市音樂能量。  今年邁入第三年的「大武門音樂祭」,以「BURN!LEAD THE WAY」為主題,規模與陣容全面升級。2月28日將由屏東饒舌實力派「大成DACHENG」帶來融合R&B的嘻哈旋律,DJ Question Mark 與歌手康康演繹跨風格台語歌曲;創意嘻哈團體「美麗本人」攜手塗鴉藝術家BOBONE跨界演出,打造前所未有的視覺與聽覺饗宴。台饒人氣MC「Green Father比杰」則將擔任嘻哈舞台主持人。  3月1日重磅登場的還有話題饒舌先驅「大支」、氣氛慵懶且純情兼具的「西屯純愛組」、以及深受樂迷喜愛的「G5SH」等多組嘻哈音樂人接力演出。饒舌新星HowZ、SiNNER...

福建釋利多 台商共享中國式現代化機遇

【記者 吳慧蓮 綜合報導】  福建省於2月18日召開台商台胞座談會,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出席並向台商台胞致以新春祝福。他強調,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共同推動兩岸交流合作,特別是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先進製造、生物醫藥等領域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打造兩岸共同市場,使福建成為台胞台企登陸的「第一家園」。  周祖翼表示,福建與台灣地緣相近、血脈相連、文化相通、經貿共融,兩岸關係如同一家人。近年來,閩台人員往來日益頻繁,台商投資與貿易持續成長,推動經貿、社會及情感的深度融合,為福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他指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需要台商台胞的積極參與,應把握當前有利時機,加快增資擴產,提升產業升級,共同拓展大陸內需市場,並攜手進軍國際市場,深化兩岸企業合作。  此外,周祖翼強調,各級政府須為台商台胞提供優質服務,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落實同等待遇,優化營商環境,並健全涉台法律服務,讓台商台胞能夠充分享受政策紅利。他同時鼓勵台胞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提升歸屬感,並透過完善服務機制,切實解決台商台胞關切的各項問題。  福建將持續推動對台優惠政策,打造更加友善的經商與生活環境,進一步鞏固兩岸關係,深化融合發展。

助力學校體育發展 宜蘭健身企業慷慨解囊

【記者 吳汉汝 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與「Pure Life 健身俱樂部 / PURE 大夫診所」於 2...

農忙時間將近 呼籲農友及代耕業者 農機具務必掛牌並清潔後再上路

【記者 Anasha 彰化報導】彰化是農業大縣,農耕期間不少大型農機在田間完成作業後沿路掉泥巴,不僅汙染道路,更有可能危害機車族「犁田」,影響行車安全之虞。彰化縣長王惠美縣府團隊呼籲農友及農機代耕業者於田間作業後,應做好農機及道路清潔工作,避免泥土散落導致發生交通事故;如致生交通事故,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除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規定處罰外,將肇致民、刑事責任。  農業處表示,「彰化縣農業機械帶土上路聯合稽查取締小組執行作業要點」自111年7月7日起生效實施,由縣府與各鄉鎮市公所分別組成「農業機械帶土上路聯合稽查取締小組」,於各期作間至各鄉鎮市田區巡查,以維護道路清潔及行車安全,避免交通意外發生。  縣府呼籲農友,駕駛農用曳引機、農地搬運車、自走式噴霧車、大型聯合收穫機、甘蔗採收機及狼尾草(青割玉米)收穫機等四輪或四輪以上具動力可於道路行駛之膠輪式農機所有人,依農業機械使用證管理作業規範第5點規定須向戶籍所在地公所申請農業機械使用證,並應同時申領農機號牌。應將農機號牌懸掛於農機機身之前方或後方明顯適當處,依規定領有農機號牌之農機行駛於市區道路或公路時,其駕駛人若違反規定,由公路主管或警察機關依法舉發、處罰。如未懸掛,屆時發生意外,公路主管或警察可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新臺幣三千六百元以上一萬零八百元以下罰鍰並視同拼裝車沒入車輛。  農業處表示,公所於農友領取或換發農業機械使用證時,亦會宣導轄內農機所有人於田間耕作後及行駛道路前,確實做好農機清潔工作,以免造成環境髒亂及交通意外發生。各公所亦透過村里辦公處、各種集會場合或廣播系統加強宣導,以維護道路清潔及行車安全。民眾若發現農耕機邊開邊掉土堆行為,也可撥打24小時免付費環保陳情專線:0800066666報案,倘查獲汙染地面情事,將依廢棄物清理法處行為人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罰鍰。經限期改善,屆期仍未完成改善者,按日連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