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克瑞 苗栗報導】
在臺灣僅分布於新竹和苗栗低海拔丘陵,還被《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評定為國家極危等級(Nationally Critically Endangered, NCR)物種的槲櫟,近年復育有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為能更有效的進行槲櫟的保種與保育,優先以新竹地區為核心逐步向外擴展保育連結,今(26)日結合林業試驗所、將軍村營運團隊在新竹市將軍村辦理「『櫟正種好』復育臺灣原生珍稀植物槲櫟認養活動」,與新竹市政府、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以及新竹縣市在地9所中、小學舉行槲櫟認養儀式,並共同種下3棵槲櫟,以行動守護臺灣原生植物多樣性。
新竹分署說明,槲櫟(學名:Quercus aliena Blume),又稱大槲樹,分布於泰國、中國南部、日本等亞洲地區,分布於平地至海拔800公尺,在臺灣第一份採集紀錄為1924年島田彌市於新竹紅毛(現新豐)所採集,並鑑定為孛孛櫟。而後近70年裡,無人發現野外族群與標本紀錄,直到2002年楊國禎博士於新竹新豐鄉坑子口靶場管制區再度發現,並經由各國標本比對,依其葉部形態重新鑑定為槲櫟。但該族群數量自2002年發現後,族群植株更新不佳,族群結構呈現老化現象,目前族群總數已少於100株。雖有研究團隊於2019年在苗栗再發現槲櫟新分布地,但其生長範圍仍然狹隘,此族群總數亦少於100株。
新竹分署與新竹縣政府自106年起即協力合作共同推動槲櫟保育工作,持續進行原生育地調查與監測作業、除草及疏開樹冠等棲地管理與改善工作;透過採種進行實生苗培育,擴大族群數量作為移地保育的材料,逐步在新竹縣轄內進行域外栽植,包括新竹縣政府造林地、縣府前廣場花圃、婦幼公園、山崎國小、鳳岡國小、瑞峰國小與退輔會彰化農場新竹場部等處;新竹分署也在新竹關西、桃園楊梅造林地進行異地復育栽植1.08公頃,並持續進行撫育維護管理及監測作業。
而坐落在苗栗私有農牧用地的槲櫟生育地,因緊鄰垃圾場及公墓周邊,受人為干擾及潛在開發威脅,108年發現新族群後,新竹分署即開始展開一連串採種育苗工作,苗木除了在國有林造林地復育栽植外,也串聯當地NGO團體如觀樹基金會、山貓森林應用於苗栗淺山森林營造。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109年委託中興大學研究團隊,發布臺灣原生森林中具有園藝及景觀應用潛力的植物名錄,槲櫟又因日治時期只有新竹才有,極具地方特色,更被篩選出適合作為新竹市景觀行道樹樹種。新竹分署今日舉辦「櫟正種好」槲櫟認養活動,在新竹市政府媒合號召下,府內產業發展處、環境保護局、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以及新竹縣市在地9所中、小學學校共同響應,活動由新竹分署分署長夏榮生頒贈感謝牌與槲櫟苗木給新竹市政府產業發展處、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象徵守護臺灣原生植物多樣性的決心「櫟」久彌堅,齊為保育推廣、環境教育共盡心力;同時由新竹市政府張治祥秘書長代表傳承與推廣,頒贈槲櫟苗木予所有參與學校單位,鼓勵積極打造生態永續校園、營造豐富而多樣化的生物多樣性環境;本次活動也邀集林業試驗所共同參與,透過研究員現場解說介紹,揭開槲櫟神秘面紗,並拆解植樹護樹步驟,讓認養單位對槲櫟復育與照養工作更為了解,期望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新竹分署串聯近年槲櫟復育工作,從物種保育、棲地維護與環境永續教育推廣等面向,積極尋求合作夥伴守護臺灣原生植物多樣性,將槲櫟域外保種、異地復育延伸至國有林區之外,並透過機關聯盟、公公與公私協力推展至其他政府機關、學校等單位,期許原生植物更為適地適木應用,助力環境教育永續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