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大談 AI 與科技教育發展 SITCON 2024 年會圓滿落幕

Date:

【記者 范至延 台北報導】

 由學生自主籌辦、東南亞最大的學生計算機年會SITCON 2024於今日圓滿落幕,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超過1,300位年青學子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討多項資訊議題與科技發展。今年年會主題為「Human After All」,旨在驅動學子的好奇心與熱情,鼓勵不斷學習與傳承,持續創造與貢獻。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本次基調演講中,主辦方邀請現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暨AppWorks董事長&合夥人林之晨先生、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博士擔任講者,向與會者指引學習的方向,並結合自身經驗與新興技術發展,鼓勵年輕世代持續成長,增添生命歷程。

 林之晨就「畢業前,計算機學生必須做過的10101件事」主題,向與會者們分享並建議21件能為職涯增值的習慣,包含「Compile一個複雜的Open Source 專案(e.g. Android Kernel)」、「跟10個已經工作的學長姐喝咖啡」等等。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在談論到資訊領域在未來的競爭力時,林之晨提出「程式的門檻變低,懂電腦的人越來越多了。重要的是你可以通過軟體、電腦去解決什麼問題,所以人文素養就變得很重要。」而面對與會者提出對未來感到迷惘的問題時,林之晨建議大家積極探索世界,與不同領域的前輩們聊天,並就感興趣的東西鑽研下去。

 簡立峰就「AI 時代未來人才」為題,以他在中研院研究的經驗,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提出見解。簡立峰感嘆AI的時代已經來了,身邊的同事和老師可以AI,而人機協作將會是一個重要的能力。並表示「因為機器學習的速度遠比人類還要快,未來機器一定是直接跟機器學習。到時候學習知識不再是為了精進自己;大多數的人生只需要為了享樂就好了。」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面對內容將自動生成的時代,簡立峰強調「世界難再有真相」。由於AI的回應不能保證準確率,而回答的品質也大幅受到提問的方式所影響。他向與會者們對話「你們現在只是在聽(演講),你們之後學會怎麼詢問別人,讓AI聽你說話。」

 除此之外,年會論壇主題為「Human After All:AI如何改變遊戲規則?」,邀請到由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侯宜秀秘書長擔任主持人、哈佛大學講座教授暨台灣人工智慧學校校長孔祥重教授、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助理教授卞中佩教授以及廣達電腦張嘉淵技術長,幾位資訊界前輩擔任與談人。從人們與人工智慧的角度著手,將目光放在人類與科技之間的連結,討論身而為人,應該如何活用電腦與AI,將科技化磨刀石,打磨自身鋒芒。除了現場主持人和與談人的討論外,這場論壇也與現場學子們一同對話,直面現役學子真實遇上的迷惘,給出自身經驗與建議。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根留台灣研究者簡立峰:「AI 時代已經來臨了」在 SITCON 2024 探討AI與科技教育發展(圖:SITCON 2024 「Human After All」提供)

 學生計算機年會共同發起人黃一晉表示,SITCON一直透過研討會、講座、營隊及各式的社群活動,於眾多學子心中撒下資訊教育的種子,本次年會旨在引領年輕世代,驅使學子學習與蓬勃發展的科技共存,最終成就自己與反饋下一代。這些都是SITCON成立之初的基石,也是所想要分享的理念,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學生一同加入!

Subscribe

spot_imgspot_img

Popular

More like this
Related

仁波切來了 台灣藏傳佛教文化談話節目首例

【記者 吳慧蓮 台北報導】  有「宇宙女神」封號的女星宋羽葤,拍戲出道接著又獲吳宗憲欽點擔任搭檔主持,接下來還要發行個人EP,可說是馬不停蹄,日前又接下《雪歌有約》主持,是台灣首次以藏傳佛教文化為主題的談話性質節目,邀請到西藏轉世活佛認證的「雪歌仁波切」擔任心靈導師。  節目嘉賓廣邀演藝人員、網路紅人、工商界人士、新世代的年輕朋友,一同與雪歌仁波切暢談宗教信仰、人生價值觀、生活煩惱等議題,雪歌仁波切將以現代化的藏傳佛教觀點,逐一為節目嘉賓解答疑惑。  觀眾可藉節目親近西藏轉世活佛,聽聞雪歌仁波切講述佛法及其個人修行經歷故事,不僅能認識神秘的藏傳佛教文化,亦能增長智慧、為心靈帶來正能量,是兼具心靈成長和佛法教育意義的談話性質節目。 FB: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ArCSFp8dD/?mibextid=LQQJ4d IG:https://www.instagram.com/snowsong2024/profilecard/ TiK Tok:https://www.tiktok.com/@wwam2131ufn YouTube:https://youtube.com/@collagen392

去年財產外洩風波未解 國防部再遭官員資料外洩

【記者 吳致剛 綜合報導】  近日,爆料公社網站曝光了一起重大資安事件,超過1000筆國防部高級官員的敏感個人隱私資訊遭外洩,包括軍情局等情報機構的重要人員。此次泄露的資料中,詳細列出了官員姓名、職級、性別等敏感資訊,並附上長達6頁的表格,對國防部及相關機構的安全構成威脅。  此事件讓人聯想到去年10月,當時國防部也曾發生過財產申報資料外洩的事件。立法院王定宇委員曾針對此事件提出質詢,當時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已第一時間刪除相關資料,且第一線的情報人員並未列在外洩名單中。  然而,本次曝光的申報名單人數超過1000人,並且還附上暗網的連結,該連結提供購買方式,疑似有更完整、更敏感的資料在暗網上出售,情況更加令人擔憂。  原文摘自:https://www.bc3ts.net/post/6697770(爆料公社)

嘉義發生規模6.4強震 餘震不斷

【記者 吳慧蓮 綜合報導】  今天(1月21日)凌晨00:17,嘉義發生規模6.4強烈地震,震央位於嘉義縣大埔鄉,震源深度9.7公里,屬極淺層地震。隨後,地震引發了多次餘震,從00:21至00:30間,連續發生了6次規模4以上的餘震。  根據中央氣象署的測報,此次地震在不同地區引發了不同程度的震感,最大震度出現在嘉義縣大埔鄉,達到6弱;台南市楠西區與高雄市甲仙區均測得5弱震度。嘉義市、台南市、台中市、以及高雄市部分區域也感受到不同等級的震動,震度分別為4級至3級,新竹市、桃園市、新北市與台北市等地則有2級震感。  中央氣象署預計將於01:30召開記者會,針對此次地震提供進一步說明,氣象署主任吳健富將出席解釋相關情況。  消防署已經啟動應急處置機制,並表示目前災情仍在查報中。據初步報導,台南市楠西區民族路157巷3號的平房倒塌,造成2人受困,救援行動正在進行中。  此外,中國地震台網也對外發布了相關資訊,指出本次地震發生於1月21日00時17分,震中位置為台南市(北緯23.24度,東經120.51度),震中地區震感強烈,泉州、廈門、福州及莆田等地均有明顯震感,甚至在上海、杭州及寧波等城市也感受到震動。

8旬嬤滿口無牙卻牙痛到流淚 原來是三叉神經痛作怪

【記者 吳致剛 台中報導】  80歲許阿嬤年事已高,雖然牙齒早已拔光了,但是仍感覺牙痛,所以到住家附近的牙醫診所求診,牙醫師請許阿嬤到大醫院詳細檢查了解真正的原因。許阿嬤由親友介紹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疼痛治療中心門診,當許阿嬤一走進門診坐下來,右手就緊捂著臉,流露出痛苦表情,不停地抱怨牙齒疼痛,最後忍不住流下眼淚。溫永銳醫師仔細問診和理學檢查後,確認阿嬤原來是罹患三叉神經痛,經熱凝射頻療法治療疼痛症狀獲得巨大改善,終於露出許久不見的笑容。  溫永銳醫師說,三叉神經是負責支配臉部感覺的主要神經,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是指該神經分佈區域內反覆發作、伴隨面部抽搐的陣發性劇痛。這種病症的診斷並不困難,通常僅憑症狀即可判斷。然而,由於有許多相似的顏面或頭部疼痛,患者容易被誤診為牙齒疾病,導致多次拔牙卻仍未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溫永銳醫師指出,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多發於40歲以上的民眾,女性略多於男性。通常為單側發病,以右側較常見,只有不到5%的病人會雙側發病。典型的三叉神經痛發作沒有預兆,疼痛如閃電般突然出現,感覺短暫而劇烈,類似尖銳、電灼、針刺、刀割或撕裂樣的劇痛。  溫永銳醫師表示,病人往往會以手掌或毛巾緊壓患處,或用力揉擦臉部以試圖減輕疼痛。有時還可能伴隨面部潮紅、皮膚溫度升高、結膜充血、流淚和唾液分泌增多等症狀。另外,某些病人會有明確的「觸發點」(trigger point),一旦接觸這些敏感區域,例如刷牙、吃飯、洗臉或說話,就可能引發劇痛,嚴重者甚至因頻繁的疼痛發作而徹夜難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可能導致焦慮及憂鬱,甚至出現自殺念頭。因此,積極治療至關重要。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疼痛治療中心賴烱文主任表示,三叉神經痛治療方式為:  一、藥物治療—治療初期通常以藥物為主,尤其是抗癲癇藥物,例如:Carbamazepine(Tegretol),其作用為抑制三叉神經系統的異常放電。新一代藥物如Oxcarbazepine(Trileptal),不僅能達到類似療效,還可減少副作用。除此之外,也可嘗試針灸、中藥、理療、按摩等方式。  二、手術治療—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副作用難以忍受,可考慮手術治療,包括:  1.「微創介入性治療」:例如「經皮半月節後射頻療法」,透過精確熱源破壞三叉神經節,在X光影像指導下進行神經定位,減少神經破壞範圍及術後併發症,術後疼痛改善率可達75-85%。  2.「加馬刀治療」:無需開顱,利用高精度放射線破壞神經結構。  3.「開顱手術」:例如微血管減壓手術。  賴烱文主任強調,三叉神經痛雖然疼痛劇烈,但在適當的診斷和治療下,絕大多數病人都能改善症狀,提升生活品質。若民眾或親友出現類似症狀,務必及早就醫,尋求專業治療,恢復健康的生活。